本土人才王德順
走進群眾心坎里
在走馬鄉金銀村便民服務中心,王德順正在整理金銀村“兩不愁三保障”排查結果。
????中國彭水網(全媒體記者 李亞軍)在走馬鄉金銀村便民服務中心,王德順正在整理金銀村“兩不愁三保障”排查結果。
????“貧困戶蔣明芹、趙緒娥、羅登文、肖洪明、羅世兵住房安全保障方面還存在問題,要馬上落實。”
????“全村建成D級危房15戶,但是還缺乏配套設施。”
????······
?
????做為民服務的本地人
????5月21日,驕陽似火,71歲的羅登文正在犁田,恰逢駐村工作隊和王德順來了解住房安全保障情況,于是,他放下了手中的活兒,向駐村工作隊說明情況。
????令他驚訝的是,等大家了解完情況,王德順已經幫羅登文把剩下的田犁完了。
????“足足兩畝地啊,我還沒犁到一半,德順就幫我犁完了。”羅登文感激地道,“德順是個好孩子啊!”
????27歲的王德順是土生土長的金銀村人,2012年畢業于德陽建筑學院,做了三年工程建筑,2015年決定回鄉發展,最終作為本土人才被引進。
????“作為金銀村人,看到家鄉的落后,還是想留在這里,為本村服務,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。”王德順說。
????作為人熟地熟情況熟的本地人,王德順在基層工作的開展中充分體現了本地人的“價值”。
????“金銀村便民服務中心能修起來,德順是出了大力的。”金銀村駐村第一書記任佑紅說,“因為群眾糾紛問題,便民服務中心選好址后遲遲動不了工,王德順因為熟悉情況,主動和農戶交涉,積極解決糾紛,保障了便民服務中心能夠順利建成。”
????王德順說:“便民服務中心修起來了,群眾辦事才更方便,我們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。”
?
????做用心用情的幫扶人
????在金銀村4組,有一位養蜂大戶叫胡光堯,家里養了60群蜂,還準備繼續擴大規模,看著他家大大小小的蜂桶,很難想象他曾經是一個貧困戶。
????“多虧了德順的幫扶,我們才甩掉了貧困帽,過上了好日子。”胡光堯的妻子余先翠感激道。
????王德順是胡光堯家的結對幫扶人,他經常到胡光堯家為他們宣講養殖方面的政策,并為他們灌輸一些發展意識,不僅如此,王德順還幫胡光堯聯系參加培訓,學習更多的養殖技術。
????“我們現在將以前的圓桶養蜂換成了新式養蜂,蜂蜜的產量更高了,去年割了300斤蜂蜜呢!”余先翠高興地說。
????王德順也很高興,他說,看到他們在我的幫助下成功脫貧,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還甜。
????“德順作風踏實,有干勁、有耐心、有激情、有能力,他的工作真的是做到了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,他是一個用心用情的幫扶人。”提起王德順,駐村工作隊員蔡材梁如此評價。
????同為駐村工作隊員的張英煌也稱贊道:“他的心是和群眾連在一起的,他對群眾的好都落實到行動上了,在他的幫扶戶眼中,他不僅是幫扶人,更是親人!”

?
????做脫貧致富的帶頭人
????金銀村大部分村民都外出務工,在家農戶都是老弱病殘人員,缺乏勞動力,集體經濟比較薄弱。
????要想村里發展起來,產業發展必須要有!
????通過考察,王德順發現金銀村的地理條件、氣候、土壤都適宜發展種植,“最終我決定帶領村民一起發展高淀粉紅薯,高淀粉紅薯作為商品薯,價格比一般紅薯高,風險小,村民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。”
????說干就干!經過商量,王德順決定以“合作社+農戶”的方式發展高淀粉紅薯。
????“我們和五斗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簽了協議,合作社免費為村民提供種子和苗子。”王德順說,“并且合作社以保護價收購紅薯,紅薯不愁賣不出去。”
????為了帶動村民的積極性,王德順首先利用自家土地作為示范片區種上了高淀粉紅薯,村民們看到有人帶頭,也自發將家里的土地種上了高淀粉紅薯。
????據了解,在王德順的牽頭帶動下,今年金銀村共種植高淀粉紅薯350畝,涉貧困戶34戶85人。
????“王德順政治素質過硬,積極向黨組織靠攏,他現在是我們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。”任佑紅說,“更難得的是他心系群眾,能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來。”
????王德順說:“能扎根在基層,為群眾辦實事,得到他們的認可,我很榮幸。能夠參與到脫貧攻堅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中來,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,我更榮幸。”
相關新聞>>
- 太原鎮:用心用情用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-06-10
- 涼風:窮旮旯里“淘”出幸福生活2019-06-06
- 善感鄉圖書閱讀進村組進校園2019-06-05
- 走馬鄉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宣傳2019-06-05
- 龍射鎮銀木村農戶為蔬菜除草2019-06-05
上一篇 : 太原鎮:用心用情用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下一篇 : 郁山鎮:種植大戶整理苕粉成品